百米井下的支架“醫生”——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王偉先進事跡
王偉,中共黨員,男,漢族,1989年出生,陜西神木人,畢業于榆林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17年入職榆北小保當礦業公司,現為綜采區檢修班支架檢修工。
從化工企業轉戰煤礦,從支架“小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支架“醫生”。王偉同志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時時刻刻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愛崗敬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的業務能力、工作態度、工作成績得到了周圍同志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勤學好問,學習刻苦。他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具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堅持不斷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工作中勇于開拓創新,努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自身的黨性修養及鍛煉,自覺維護黨的形象。“支架的工作狀況關乎著綜采工作面的質量,做好支架檢修工作就是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作為一名支架檢修工,一名煤礦“新手”,他深知自己崗位的重要性,也深知自己煤礦知識匱乏,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購買相關書籍、資料,加班加點自學相關理論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在現場、班后主動向老同志學習交流相關業務技能,為盡快勝任這份工作,盡快成為一名支架“醫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開拓進取,以身作則。在工作中王偉始終發揮黨員先進性,始終把“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作為工作目標。工作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自己,凡事想在前、干在前,處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他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地面安裝期間,面對陜北時而烈日炙烤,時而暴雨傾盆的多變天氣,一旦發現氣候變化,他總是第一個沖上去為設備蓋好篷布,保護設備不受雨水沖襲;井下安裝試運行期間,為入井設備開道有他的身影,清理浮煤有他的身影,忙起來的時候他如鐵人一般。有次完成煤機電纜鋪任務后,在升井途中他才發現兩只肩膀都磨破了皮,第二天卻如同什么事都沒發生一般,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他嚴格遵守班組、員工綜合素質日考核細則,同時以班前危險源辨識、班中預控為重點,以現在應該怎么干,必須怎么干為工作指導,經常主動向區隊提出合理化建議。在井下作業中,他始終堅持按章操作,杜絕違章作業,發現不安全隱患立即處理,發現不安全行為立即處理,有他在崗,支架組其他成員的心里更踏實,干工作也有了明確的方向,在支架完的好率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生產過程中支架故障率明顯降低。王偉同志在作風上始終保持著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始終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時刻保持著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不僅真正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身邊的同事。
熱愛工作,團結同志。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他謙虛謹慎,不恥下問,聽得進意見,改得了不足。始終堅持積極在生活中學,在實踐中學,能夠自覺查找自身不足,虛心接受同志們的批評和幫助,努力改進和提高自己。在學習中,他有兩個堅持,堅持每天按時參加班前會,堅持每天認真填寫記錄。堅持先學一步,多學一點,深學一些,流體力學、液壓等相關書籍資料就擺放在他的床頭,筆記本也已經換了4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當新入職的同事對支架故障產生困惑時,他總是極具耐心的從支架結構,閥組結構,再到工作原理出發,詳盡的講解總能解開同事心中的疑惑,處理故障的方案也油然而生,盡量在現場解決新同事的困惑,盡快在實踐中讓新同事掌握相關技能,想盡一切辦法,排除一切困難,保質保量完成,這是他的工作目標。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是他努力進取的真實寫照?!耙床蛔?,要么就做好”,他說這是對安全生產的承諾,也是對工作的忠誠。
他德性修養好,是個熱心人。王偉同志參加工作以來,由于工作上進,態度端正,吃苦耐勞,團結同志,為人忠厚,品德高尚,處事能力較高,逐漸成為綜采區的業務骨干,無論是領導安排的工作或者是同事的事情,他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不拉單位的后腿,不丟單位的形象,始終能夠以一種勤勞的姿態和勤懇的態度扎實地工作。工作沒有終點,只有始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講真話、辦實事,不求轟轟烈烈,唯求踏踏實實,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的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鶩于噓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功夫”,這是李大釗的一句格言,也恰是王偉同志對待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他以不屈不撓的意志,精益求精的態度,忘我奉獻的行動,生動地詮釋著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彰顯著身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優秀本色,為智慧化礦山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