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被評選為陜煤集團2022-2023年度陜煤工匠的張樂,是涌鑫公司安山煤礦通風維護區技術員。他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憑借著“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成長為了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
從一名普通工人到工匠,需要付出多少時間和努力? 2019年張樂調入安山煤礦通風維護區,成為一名瓦斯檢查工。自此,他開始自主學習豐富技能,參加技術比武鍛煉實操,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本領。 2020年3月,張樂在區隊技術比武中獲得第二名;4月,在榆北煤業技術比武中獲得第二名;6月,選入陜北礦業瓦斯檢查工國賽集訓隊,可惜最后并沒有被選入參賽隊伍。 2021年6月,他被選為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瓦斯檢查工預備選手。此后4個月的時間里,他甘之若飴般地投入賽前訓練。在神木人民廣場上,他全副武裝,頂著烈日沿著廣場跑圈,再用最大的聲音背誦文本,直到聲音嘶啞,就是為了練出“丹田音”;故障排查練習時,十根手指六根指尖皸裂,手指上裹滿了創可貼,只為了儀器纏得更規范、速度更快;每天10多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從文本背誦到手指口述,從故障排查到網上答題,他一絲不茍地反復練習每一個流程。最終,他在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賽中榮獲瓦斯檢查工一等獎。 隨后,他連續榮獲陜西省“三秦工匠杯”技術比武二等獎、第十五屆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賽瓦斯檢查工二等獎,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稱號;被榆林市政府和榆北煤業公司分別授予“駝城工匠”和“榆北工匠”榮譽稱號。 光而不耀,靜水深流。滿身星光歸來的他并沒有因為榮譽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認真和努力。2022年8月,正值張樂上4點班,由于工作面多、系統長,測風點有80多個,每個點測三次,每次一分鐘,僅測風時間就需要4小時多。當時搬家倒面支架車發生故障,堵住了車輛通往二盤區東部和三盤區的路,只能徒步測風,一盤區、二盤區、4-2煤、5-1煤、三盤區,張樂一一走過測風地點,絲毫不打折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一天,他手機界面顯示7萬6千多的步數,下班時已是凌晨4點多。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張樂創新工作室被榆林市總工會命名為榆林市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該工作室緊密圍繞公司的科研、生產及經營過程中的技術難題,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技術攻關及技術協作等活動,有效解決了工作中的技術瓶頸。自工作室成立以來,已累計完成技術攻關項目130余項,各項創新成果共為公司節省了約1000余萬元的成本,減少了40余名生產人員的投入,并使得整體工作效率提升了約20%。 截至目前,工作室累計獲獎60多項,其中國家級創新成果榮譽8項,省級創新成果榮譽11項,企業創新成果榮譽26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0項、發表論文10篇。工作室開展培訓課程20余次,累計讓100余名職工從中受益,共培養出技術骨干17名,8名職工在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11名選手獲得榆北煤業技術能手稱號。